“粗养”还是“细养”?要看孩子是天生敏感or钝感
前阵子刚好和一位朋友聊起了“小孩是敏感还是钝感”的问题。
他家男孩A刚上小学一年级,是个钝感娃,完全不会看人脸色。当然,他家里从来是平等气氛,所以也没有看脸色的需要。不过很大程度上,这孩子还是明显天生自带“钝感光环”。
钝感娃的一大特征就是,会惹到别人,但是自己完全不知道。
上学后,麻烦了。他们当地小学是那种师生间等级明显的。然后开学后没多久,娃A就……当场指出了老师说错的地方。在被老师训斥后,A完全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。
后来这样的事情就越来越多,常常是A被老师训斥一顿后,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。
然后老师就更生气——啊,你居然冥顽不灵,拒不认错!
于是老师就去找家长告状,你家孩子太不听话了!
在此过程中,A依然在默默思考,自己错在哪里……
总之,朋友也没啥好办法,要教会一个钝感娃看老师脸色说话,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据说目前采取的办法是,给了孩子一个认错模板,如果被老师骂就第一时间先背一遍……
👆一个对环境不敏感的孩子……
然后A有个朋友,男娃B。
男娃B是那种超敏感娃,从小就特别会说话,也特别会看大人脸色。总之,乖得不得了,从来都是被所有大人交口称赞,这个孩子真是样样妥帖。
听到这里我羡慕道,这孩子上学后一定适应得特别好吧。
朋友沉重地说,并没有。
B太敏感了,太重视其他人意见了。上学后虽然他从来没被老师骂过,虽然老师对他也是赞不绝口。但是,光看着其他同学被骂,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
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子,在压力下,一个月就瘦了5斤。带去医院看后,现在在吃抗抑郁药……
👆一个小时候内向敏感的孩子
听完故事我的感想是:上小学实在太危险了!要是我家娃也是敏感娃怎么办!!!
琢磨着这个问题,我回家问我娘:娘啊,我上小学时是啥样?
我娘远目,缓缓地说:“你上小学没多久,回家跟我说,妈,我学会了站着睡觉。我赶紧去问你们班主任,原来你上课说话被罚到教室后面罚站,然后,你就学会了站着睡觉……
又过了一阵,你回家跟我说,妈,我今天吃了好多水萝卜。我又赶紧去问你们班主任,原来你这回被撵到教室外面罚站,然后,你就自己跑去操场上挖水萝卜吃……唉,我当年真是心好累……”
我……感觉完全放心了!我家娃只要有我的一半真传,就绝对不可能是敏感娃的……
特质为何不同?
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环境敏感,有的孩子却恰恰相反呢?这涉及一个先天遗传的特质“环境敏感性”(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)。
基因有一点很有意思:它不仅会直接带来某些特质,基因还会自己寻求合适的环境,基因还能改变环境对待自己的方式……
比如,有个孩子天生有长得特别高的基因,于是这个孩子很快就会被教练注意到,被选入篮球队排球队之类——这就是“基因改变了自己所处环境”。
再比如,有对普普通通的父母,他们的耐心足够应付普通脾气的孩子。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天生随和爱笑的孩子,这个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耐心与关爱。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天生挑剔爱哭的孩子,这个孩子就会倒霉地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失去耐心后的斥责与惩罚——这就是“基因改变环境与自己互动的方式”。
因此,基因影响和环境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,而是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的。
上面说到的孩A和孩B所涉及到,是“环境敏感性”。有的人对环境敏感,就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——包括好环境的好影响,以及坏环境的坏影响;有的人对环境不敏感,就比较“我行我素”,在各种环境下都按自己的步调来成长。
敏感如何判断?
那么,什么样的人对环境敏感?什么样的人不敏感呢?
可以从个性的其他方面一窥端倪。一般来说,有些特质的人对环境比较敏感:
内向的人更敏感;
从小爱哭脾气差的人更敏感;
比较神经质、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更敏感;
对新经验持更开放和容纳的态度、喜欢积极尝试新事物的人,也更敏感。
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用自评量表。
英国研究者(Michael Pluess)和同事们刚刚在《发展心理学》(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)上发了个新研究,他们开发了一套量表,叫“高敏感孩子量表”(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)。在3581个8~19岁的儿童身上测试结果显示,量表效果不错,能测出孩子的不同禀性。
这套自评量表一共12题,主要针对三个方面——
一、审美敏感(Aesthetic Sensitivity)
对环境敏感的人更容易被“美”打动,比如被音乐、画作深深感动。
1、有些音乐能让我非常快乐。
2、我非常喜欢美味。
3、我非常喜欢香气。
4、周围环境略有细微变化,我就会注意到。
二、感受过载(Low Sensory Threshold)
对环境敏感的人更受不了讨厌的外部刺激。没人喜欢强光、噪音,但敏感的人则是几乎无法忍受。
5、我不喜欢看有很多暴力镜头的电视节目。
6、我不喜欢生活出现变动。
7、大声噪音会让我感觉浑身不适。
8、我不喜欢噪音。
三、需求处理(Ease of Excitation)
对环境敏感的人更难以承受同时出现许多内外要求,比如待办事项、生理需要等等。
9、如果同时有许多事在进行,我会觉得很不高兴。
10、如果别人想要我一次做一大堆事情,我会被惹恼。
11、当我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许多事,我会紧张。
12、当有人看着我时,我就会紧张。这会让我表现失常,不如无人注视时做得好。
对一个孩子来说,如果以上许多题的答案都是“这就是我!” 那么这孩子妥妥的是对环境高敏感型了。大概有20-35%的孩子是高敏感,他们是“兰花”,在好环境里可以开出特别美丽的花朵,在恶劣环境里则会长得一塌糊涂。
如果以上许多题的答案都是“我才不是这样!” ,那么这孩子是对环境低敏感型。大概有25~35%的孩子属于低敏感,也就是“蒲公英”,他们拥有这种杂草的顽强生命力,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长个八九不离十,在好环境里……也还是差不多长那样。
另外,还有 41-47%孩子属于中等敏感,他们就是“郁金香”,对环境的敏感度介于兰花与蒲公英之间。
细养or粗养?
言归正传,孩子该“细养”还是“粗养”呢?
我觉得,先看看这孩子是“高敏感”,还是“低敏感”吧。
低敏感的爸妈们,好消息是,你家孩子比较皮实。即使生活里出现什么波折,这样的孩子也能适应得比较好。坏消息是,即使你为他们操碎了心,很多时候可能也……不是全无用处,只是效果不那么明显。总之就,随缘吧。
至于高敏感的爸妈们,好消息是,你家孩子绝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念念不忘必有回响。坏消息是,你们要注意别累坏了自己……养高敏感娃,那可是个长期工程啊。
另外,如果孩子还太小,没法用量表来测怎么办?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——
小时候特别好养的天使娃,基本上就是低敏感;
特别难搞定的高需求娃,基本上就是高敏感了。
你家娃是“高敏感”,还是“低敏感”?
留言区跟果仁妈聊一聊吧!
作者丨游识猷,果壳主笔
参考文献丨Pluess, M., Assary, E., Lionetti, F., Lester, K. J., Krapohl, E., Aron, E. N., & Aron, A. (2018).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 children: Development of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nsitivity groups.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, 54(1), 51-70.
http://dx.doi.org/10.1037/dev0000406
相关推荐
完美平衡工作和家庭?社会学告诉你:这样的妈妈几乎没有! 你想做什么样的父母,这事由不得你,经济学说了算! 没出轨、没家暴、没丧偶育儿,我的婚姻还是走不下去了 人到中年有多难?这部9.6分神级家庭剧,讲透了父母说不出口的真实生活(含资源)